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处处长李红岩的办公室,他正埋头起草“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词。近来,李红岩与处室的同志们一头扎进“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工作中,对各项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着细致入微的梳理。
这仅仅是李红岩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李红岩所在的处室承担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他担任处长以来陆续承担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推动落实工作,参与了争取国家出台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政策文件、推动内蒙古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要工作任务。
除了奔波一线调研、赴区内外参加重大活动,早上8点多,他就早早赶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工作任务重、强度大,需要落实的事情密集,晚上七八点下班成为常态。实干担当、勤勉有加的他荣获多项殊荣:201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评为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评为首届“出彩发改人”;2020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首届“攻坚克难奖”;2024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经内蒙古843.5公里,黄河内蒙古段是黄河“几字弯”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保护好“母亲河”?2021年刚刚担任地区经济处处长的李红岩开始承担起保护“母亲河”相关政策出台、争取项目资金等使命任务。
面对内蒙古黄河流域保护发展工作任务重和处室人手少、新调整人员不熟悉情况等困难,李红岩勇于担当、敢为先锋,他从政策、项目、综合协调等方面一一找准发力点,带领处室同志昼夜奋战,全力以赴推动工作落实。2022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公开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及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相继出台,形成了保护“母亲河”“内蒙古方案”完备的政策体系。3年间,内蒙古共争取中央预算内黄河专项资金15.2亿元,支持沿黄盟市保护治理“母亲河”。他还积极筹备6次自治区黄河领导小组会议、4次自治区黄河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推动解决重点领域问题,久久为功保护黄河流域生态。
2022年下半年,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李红岩的处室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承担了西部大开发、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等新工作。当时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支持呼和浩特实施强首府工程,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支持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刚刚接手工作不久,正值2022年秋季呼和浩特新冠疫情发生,李红岩主动请缨,成为第一批返岗闭环工作人员。1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吃住在单位,废寝忘食起草完善政策文件,加强与相关厅局和呼和浩特市的沟通衔接,努力克服疫情对工作的不利影响,从资金、项目、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60条支持事项。在疫情解封后第一时间,《内蒙古自治区支持呼和浩特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内政发〔2023〕1号文件印发实施,为首府高质量发展增添原动力。
2023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对内蒙古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在出台政策文件之前,他作为专班协调组的一分子,负责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进行日常对接,有时当天往返、有时连续1周驻京,多次随自治区及单位领导同志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接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实地调研、材料起草等工作。历经7个月的艰苦努力,《意见》正式出台,围绕加快落实“五大任务”等方面明确了33条支持政策。目前,国家部委、单位、企业已出台落实《意见》配套政策49项,《意见》的政策效应得到充分体现。
2024年初,按照自治区工作部署,在深入开展内蒙古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础上,李红岩参与起草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全团建议。同时,研究制定内蒙古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年度工作安排并推动重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李红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践行着“蒙古马”精神,在推动落实区域重大战略等重要工作中贡献力量。“今后,我将倍加珍惜这份荣誉,继续笃行苦干、拼搏奋斗,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扎实推动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和推进‘六个工程’、开展‘六个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获评2024年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后,李红岩自信而坚定地说。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李金璇
编审:赵宗杰
终审:刘畅
总监制:肇慧茹